DB6105∕T 206-2023 观赏荷花盐碱土壤栽培技术规程(渭南市)
ID: |
A5568AF1E5E24E029E372031AC0041C6 |
文件大小(MB): |
0.21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渭南市地方标准,DB6105/T 206-2023,2023-12-22 发布2024-01-22 实施,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CS 01.110,CCS A 01,盐碱地观赏荷花栽培技术规程,DB6105,DB6105/T 206-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编,写,本文件由渭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合阳县艺美莲水生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安植物园、合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兴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江锋,王纯,卢红珍,李淑娟,闫苗苗,郭宏波、张芬鹊、毛张亮,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6105/T 206-2023,1,盐碱地观赏荷花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观赏荷花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种植环境、种藕、大田种植、容器种植、越,冬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渭南市区域内盐碱地观赏荷花的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盐碱地,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较高的土地,3.2,观赏荷花,睡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花卉,生于水中,叶圆大,花色丰富,花型多样,株型大小各异,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4 种植环境,观赏荷花生长期应保持阳光充足且环境开阔;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小于0.4%;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田间要有引水和排水系统,5 种藕,5.1 品种选择,应选择种子管理部门登记且优良、抗病、耐盐碱的品种,5.2 采集时间,3 月下旬至4 月下旬,5.3 种藕选择,应选择种芽健壮饱满完整、无病斑、无破损,具有2 节以上完整的藕节和1 个~2 个侧芽的种藕(见,图1),DB6105/T 206-2023,2,图1 观赏荷花种藕示意图,5.4 种藕存放,种藕应存放于阴凉处,并用潮湿物覆盖或置于浅水中,6 大田种植,6.1 种植时间,4 月上旬至下旬,6.2 整地,机械或人工深翻土壤40cm~50cm,并将土壤表层整平,6.3 排盐碱,6.3.1 引水灌注,水位高20cm~30cm,10 天后排干水。如此反复3 次,以减少土壤盐碱含量,6.3.2 挖渠排碱,在田块四周挖40cm×40cm×50cm 排碱渠,田中引水灌注,6.4 施基肥,对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贫瘠土壤,可在排盐碱后,每667m2 施入腐熟的饼肥300kg~500kg 或农家,肥500kg~1000kg,6.5 种植,水排干后,按照株距1m~1.2m、行距1m~1.2 m、深10cm~15 cm 开沟,将种藕与沟呈30°角放,入,顶芽斜向下朝南,与沟底压实,藕尾斜向上靠于沟边,覆土3cm~5cm,并使藕尾露出泥土,6.6 灌水,种植后,保持土壤湿润;待长出第一片叶子后,水位高低根据叶片高度确定注水量;待立叶长出后,逐渐增加水位;旺盛生长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保持水位不超过1.2m,6.7 生长期间排盐碱,轻度盐碱土壤,每月1 次;中度盐碱土壤,每月2 次;夏季气温超过25℃以上时,每月3 次,6.8 追肥,待立叶长出后,每亩施复合肥10kg~20 kg;孕蕾至初花期间,每亩施复合肥10 kg;生长旺盛期,每亩施钾肥20 kg。傍晚撒施,施后用水冲掉叶面滞留肥料。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 的要求,6.9 除草,人工清除杂草,禁用除草剂,DB6105/T 206-2023,3,7 容器种植,7.1 种植时间,同6.1,7.2 容器选择及种植密度,根据株型大小选用不同口径的无孔花盆或缸,每容器1 支~2 支种藕,7.3 容器种植土壤准备,将田园土与有机肥或农家肥以20:1 的比例充分混合,加水搅拌成稀泥状。容器中装泥至容器的一,半处备用,7.4 容器种植,沿容器壁将泥土分开,形成一边深一边浅的小沟。将种藕顶芽向下置于小沟的深处,藕尾向上露出,泥土表面,再用泥土覆盖藕身,扶平泥面。在容器的另一边,重复这个操作,即完成一个容器的种植,7.5 水分控制,种植后,晒2 日~3 日,加水5cm~10 cm;待长出第一片叶子后,水位高低根据叶片高度确定注水,量;待立叶长出后,再将容器中水加满,7.6 排盐碱,6 月~9 月,每天上午换水,换水量为三分之一以上,7.7 追肥,将有机肥用可降解的材料包裹成3g~5g 小包,于孕蕾期、盛花期等旺盛生长期每半月追肥1 次,大株型,10g/次~15g/次;中株型5g/次~10g/次;小株型3g/次~5g/次。可分为2 个点~3 个点,塞,入泥土中,深度约10cm~15 cm,7.8 除草,方法与时间同6.9,8 越冬,8.1 大田,入冬前清理枯叶及杂草,水位加至大于当地冬季冰冻深度5cm 以上,8.2 容器,8.2.1 平地式,容器集中,保持盆土湿润,霜冻前覆盖两层塑料膜,四周压实,8.2.2 半埋式,容器集中放入30cm 深的坑中,保持盆土湿润,用单层塑料膜覆盖,四周压实,9 病虫害防治,9.1 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腐败病、褐纹病、斑枯病等,主要虫害:蚜虫、斜纹夜娥、莲潜叶摇蚊等,9.2 ……
……